义乌市万中服饰有限公司 可持续信息披露已迈入规范化发展阶段 如何防范绿色金融“漂绿”风险?
发布日期:2024-12-11 09:35 点击次数:74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在绿色金融产品领域,中国已建成最大的绿色信贷市场与绿色债券市场。截至今年6月,绿色贷款余额达34.76万亿元,同比增长28.5%;绿色债券余额为1.99万亿元,累计发行超过3.7万亿元,主要为光伏、风电、电动车、电池等纯绿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以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为主,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绿色信托、碳金融产品等多层次的绿色金融产品体系。绿色金融市场和服务不断丰富的同时,如何防范“漂绿”“洗绿”等问题成为业界关注的重点话题。
9月6日,在2024 Inclusion·外滩大会“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见解论坛上,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院长贲圣林教授表示,国际标准缺乏一致性,导致“漂绿”现象严重,需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动形成统一的评价标准和机制,其中保障企业可持续信息披露的全面规范是绿色金融发展的一大机遇。
支持高碳企业向低碳转型步伐加快
今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牵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意见》,从优化标准体系、强化信息披露、促进产品和市场发展等方面明确了工作目标和具体举措。
对此,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白韫雯表示,在强化顶层设计、加强政策引导方面,全球绿色金融标准和规则的逐步统一,不仅有助于提高跨境投资效率,也能为全球气候治理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表示,过去的贷款目录、债券目录等绿色金融标准更多聚焦纯绿项目或接近纯绿的项目,但该框架无法有效引导资金支持高碳企业向低碳转型,因此作为绿色金融标准的延伸,转型金融目录被提上日程。
目前,中央层面的转型金融标准还在征求意见中,而以地方转型金融标准为基础的转型金融业务正在陆续落地,转型金融创新信贷产品也相继涌现。
作为全国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湖州围绕转型标准制定、金融资源配置、转型信息披露等关键环节多点探索,并发布《湖州市转型金融支持活动目录》。截至今年5月,湖州累计发布转型金融支持项目、企业和技术共156个,市内银行创新“转型贷”“碳效贷”等与转型目标、碳效表现相挂钩的专项金融产品。
在论坛上,湖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黄丁伟分享道:“我们认为,没有一套标准可以适应所有行业,ESG也不例外。”湖州通过模型分析、指标设计,已构成适应工业、农业、建筑、服务业四大门类的ESG评价模型,化被动评价为主动披露,在模型评价过程中强化举证披露,实现精准评价。
在政策激励方面,湖州正在构建绿色金融2.0政策体系,对AAA级以上的企业,将提供最高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12%的绿色普惠贷款贴息补助,目前该政策正在申报中。
马骏进一步表示,地方政府主要通过担保和贴息支持绿色金融发展,湖州年化绿色贷款增长速度维持在40%,为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预计将进一步扩大碳减排支持工具的覆盖范围。
可持续信息披露将逐渐由自愿转为强制
“ESG已成为企业出海的必答题。”兴业银行候任董秘、董监事会办公室总经理夏维淳认为,我国的ESG发展立足国情,并轨国际,如果企业不能全面遵循国际ESG准则,满足多个市场监管要求,进入国际供应链体系将寸步难行。
在此背景下,全球投资者日益关注可持续信息披露,并将其作为投资决策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从全球来看,可持续信息披露逐渐走向统一可比是必然趋势。
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副主席华敬东表示,可持续信息披露在提升资本市场透明度与可信度、引导社会资本流向绿色领域、优化市场资源配置方面提供了有力的支持。2023年,ISSB发布了首批两项准则,截至今年5月底,全球已有20余个司法管辖区已决定在其法律或监管框架内引入ISSB准则。
“香港交易所已以ISSB为基础推出了强制性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可持续信息的政策,预计接下来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证券管理机构都会要求上市公司披露温室气体排放分析、近零排放转型计划、气候治理投资安排等信息。”马骏称。
白韫雯进一步表示,目前可持续信息披露已迈入规范化发展的新阶段。除ISSB的快速发展外,中国人民银行也牵头出台《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提出要推动金融机构和融资主体开展环境信息的披露和碳核算。沪深北三地交易所正式实施了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可见可持续信息披露将逐渐由自愿转为强制,我国对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信息披露要求也进入了新的议程。
今年6月,ISSB宣布启动新工作计划,将在未来两年内根据市场需求进一步推动和整合可持续信息披露领域的协调和融合。华敬东表示,ISSB未来工作的重中之重仍是IFRS S1(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第1号)和S2的实施,并提升SASB(可持续发展会计准则委员会)标准,就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服务和人力资本的相关风险和机遇展开研究。
解决量化数据痛点还需科技创新
企业在可持续披露方面仍面临信息收集难度大、披露标准不统一、信息透明度不足等诸多挑战,如何实现有效的信息披露并受到国际认可,从而促成绿色资金跨境流动,成为政产学研的核心关切之一。
在国际合作层面,中国将G20绿色金融研究组升级成为G20可持续发展工作组,推动形成了G20可持续金融路线图、G20转型金融框架等重要文件,还发起了中欧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中英绿色金融工作组、中国新加坡绿色金融工作组等双边合作机制。
马骏表示,过去十年,绿色金融规模增长了10倍,但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需求上,绿色投资还有巨大的融资缺口,尤其是在中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未来政府和业界要形成更强的合作,中国和其他国家之间也要加强绿色金融的合作,以克服可持续融资所面临的障碍,让金融更加有效地支持中国和全球的绿色低碳转型。
达道至简CEO彭博表示,在信息披露的标准统一方面,三大交易所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基本采纳了ISSB的四个支柱,也标志着我国与国际最前沿的信息披露趋势保持一致。然而企业开展可持续信息披露相关工作时,仍然面临成本高昂、框架众多和企业内部缺乏专业人才等问题。
“虽然目前市场上提供可持续信息披露编制服务的机构不少,但企业需要付出的成本还是相对比较昂贵,更是令众多的中小企业望而却步。”彭博进一步表示,在无外部支持的情况下,由于可持续信息的数据来源比较分散,一般传统企业不具备高效收集并验证其真实性的能力。
尤其是量化碳核算数据等要求对企业而言门槛较高。彭博举例称,在开展范围三的碳核算工作上,企业要对自己价值链上的众多主体进行评估,甚至需要深入到上游供应链的业务和生产流程中去,难度可想而知。价值链企业共同参与碳核算工作需要生态圈建设和大量机制建设,这对信息披露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带来极大压力。
对此,蚂蚁集团ESG可持续发展办公室全球负责人闫萌认为,面对范围三“管不着、拿不到、测不准”三大难题,要认识到,从估算到精确本身就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因此公司也在努力使用碳矩阵工具和物联网(IOT)技术提高碳数据的准确性和透明度。此外,蚂蚁集团还通过创新方式,如运用AI和潮汐分时策略,优化其数据中心的能源效率。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